買臺制冰機就能生產 夏季冷飲市場“黑冰”充斥
近日,關于等餐廳冰塊比馬桶水還臟的新聞沸沸揚揚。炎炎夏日,冰塊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但是對于冰塊應用在哪些行業,是如何生產的,是否有人監管等問題,很多市民并不知道。調查中,記者了解到,冰塊目前監管尚存一定難度,花費萬元買臺制冰機就可以生產無質量保障的.
買臺制冰機就可生產銷售
“有人給我們送,都是買的?!痹跐洗髮W門口夜市上,一家售賣冰粥的小攤生意紅火,記者問到冰塊來源時,攤主如是說。但當記者問到價格及廠家詳細信息時,攤主沉默。
記者調查了解到,路邊的奶茶店以及飲料店多是自己購買小型制冰機自制冰塊。按照國家標準,生產食用冰的企業必須實行QS準入制度。而相關主管部門人員介紹,獲得國家QS認證的專業制冰廠很少,八九成是達不到生產標準的小型“野店”,跟正規企業爭奪著市場占有額。
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我市正規的制冰廠一天產銷量也不過10噸,而濟南夏季日耗冰塊不低于30噸,大量食用冰市場被“前店后廠”式的餐飲單位和作坊制冰廠所填滿。
食用冰行業屬于暴利行業,制作冰塊的工藝并不復雜,記者在網上聯系到一家售賣制冰機的店主,店主告訴記者只要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導和說明書操作,很快就能學會,每臺價格在萬元左右,在夏季只要有固定的客戶,擁有三四臺制冰設備的作坊式企業日賺千元很輕松。
冰塊的監管尚屬空白
食用冰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。用于制作食用冰塊的水源必須符合國家飲用水相關標準。要保證食用冰塊的衛生安全,還必須防止其遭受“二次污染”,即儲藏、運輸以及操作過程也必須符合衛生要求。
“冰塊還有QS標志?”面對記者的提問,文化東路一家小型冷飲店老板感到吃驚。而調查中,除了個別較大型的快餐店知道冰塊必須有QS標志外,絕大多數小店根本不知道,更不用說檢驗冰塊是否達標了。早在2009年,商務部就下發了食用冰行業標準,對于食用冰的產品分類、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儲存等提出了要求,食用冰塊必須有QS標志才能出廠銷售。
監管食用冰塊,需要質監、工商、衛生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。雖然國家將食用冰歸入“QS”準入目錄,但酒吧、餐飲店、冷飲店等單位個體的自制冰就無法用“QS”的方法來監控,而要通過檢測的方法來監管這些自制冰,并不現實。
教你四招辨別衛生合格食用冰
一是水的過濾。合格的食用冰在用水上都經過嚴格的過濾,里面的雜質被清除干凈,看上去晶瑩剔透,而不合格食用冰的用水有可能沒有過濾干凈,看上去會有點濁白,有的甚至還能看到細小的雜物。
二是從視覺上的辨別。合格的食用冰粒在形狀上大小勻稱,呈四方狀和圓柱狀,根據用戶的需求可分為四方實心和圓空心兩種,而用大塊工業冰敲碎后的冰粒形狀不規則,大小不一致,比食用冰粒偏小、偏碎。
三是口味上的不同。不合格的食用冰因過濾殺菌除味不到位,食用起來會感覺到異味。
四是看包裝。國家質檢總局要求,從2005年7月起,包括食用冰在內的冷凍飲品都須加貼“QS“標志方可出廠銷售。購買食用冰等冷飲產品時一定要認清包裝袋上的“QS”標志。